首页 > 行情 > 内容页

天天看热讯:李贺诗歌的特点

2023-06-27 15:11:38 来源:个人图书馆-关东老圃
1.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是杜牧给予李贺诗歌之艺术特色的概括评价。

艺术,它是诗歌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李贺的诗歌中,笔者认为艺术特色比内容主题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是李贺诗歌的创作,其更是李贺诗歌得以广泛留传的关键原因之一。


(资料图)

奇崛。深受屈原、李白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李贺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象构筑了一个个奇崛的诗歌世界。在李贺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月亮的幽光可以是蟾、兔的泪水,天空的云层可以是琼楼玉宇。“忆君清泪如铅水” “天若有情天亦老” 匠心独运,美妙绝俗,令人叹为观止。

冷艳、幽暗。李贺的诗歌是苦闷的象征,在艳丽色彩的风格上,作者注入的更多的是冷、暗色调。“死”、“病”、“老”、“鬼”、“蛇”的频繁应用,营造的是一种触目惊心、畸形诡异的氛围,幽冷豁刻,阴森爽肃:“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嗷嗷鬼母愁郊哭”。即使在描写自然美的时候,李贺他也是喜欢刻画凋零的草木、枯萎的花朵的:“珠黄池冷芙蓉死”“啼蛄吊月勾阑下”,诗人赋予了万千景象一种衰败凄冷的特征。

瑰丽。诗歌的瑰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描写上。在语言运用上,李贺力避平淡,在设色浓丽中又追求奇警峭拔。炼字造句传神又极富特色。他善用通感的方法,把事物系上感情、感觉等,如红日“笑红”、“冷红"、“老红”、“堕红”,露是“泣露”,风是“桐风”、“酸风”,雨是“香雨”,骨是“恨骨”,血是“神血”,这样的造语尖新,尤其烙有李贺的印记。此外,李贺也非常注意语言的创造性,遣词造句,力避陈言,另创新词。例如酒是“琥珀”,剑是“玉龙”,天河叫“云浦”、“银浦”、“别浦”、“天江”,美女曰“金钗客”,甲曰“金鳞”,磷火为“翠烛”,嫦娥是“仙妄”……所有这些生新的语言,都使他的诗歌呈现出瑰丽、奇峭的面貌。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这就是诗人李贺苦心营造的艺术境界。

2.李贺性格特点

《隋唐五代文学史》结合心理学对李贺及其诗歌创作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性格倾向

其一,李贺的宗室意识很强,诗歌中常以"宗人"、"宗孙"自谓。

其二,"以非凡理想和超人才具而自许"。男儿、丈夫、壮士、英雄、骏马、宝剑,"常常是他在诗中借以表现阳刚之气而自抒怀抱的形象"。

其三,年轻人青春活力的烈性冲动,是李贺精神气质一个显著特征。

2、心理动态的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求仕不遂与早衰多病造成了李贺的精神畸变。一方面表现为自我尊崇,青春活力的强烈冲动;另一方面则是怨愤自怜,以至悲观绝望"。这两方面又缺少平衡机制,心理便常常呈现为诡异乖戾的病态。这种病态,在其诗歌中表现为对于时间的敏感和对死亡的恐惧。如《官街鼓》、《日出行》、《苦昼短》、《铜驼悲》等,它也表现了李贺对于死亡的憎畏和对于延长生命的渴望。

3、创作倾向

重主观,是李贺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表现有三:

其一,"抒写个人的追求、愿望与苦闷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如阴惨的鬼诗表现了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病态关注;明净的仙诗表现了他超越有限人生的幻想。

其二,"不重摹写而重想象,依凭想象与幻想而构思"。李贺的想象、幻想不仅奇怪,而且跳跃性极大,常给人以突兀之感。

其三,"重感觉,凭借直觉、通感去构造意象"。

以上几方面的综合,构成了与李贺诡异乖戾的病态心理相适应的诡激凄艳的风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