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超预期,被忽视的普鲁士蓝钠电池,新技术中的新技术】周末参与了【美联新材】普鲁士蓝钠电池电网储能示范项目调研,大超预期,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汇报:————1.各新技术中,钠电实际进展最快目前的钠电池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1)储能方面,中科海钠的1mwh氧化物钠电储能项目目前测试一切顺利,美联本次普鲁士蓝钠电池储能被国网所接受;
(相关资料图)
(2)两轮车方面,雅迪等多家龙头企业已推出钠电车型;
(3)乘用车方面,江淮花仙子、奇瑞冰淇淋将在下半年量产。其他新技术大多数仍在送样改进阶段,钠电池产业化进展最快
2.锂价下跌也不会影响钠电池的推广(1)锂价底部有支撑,目前碳酸锂30万/吨,而新增产能大多成本较高,预计锂价会在20万左右保持;
(2)与锂电池应用场景不同,钠电池循环好、安全、低温性能好,对应的是两轮车、UPS、储能等下游,先要替代的是铅酸电池的千亿市场规模;
(3)经济性,目前铁锂正极约9万/吨,而层状氧化物仅5万,普鲁士蓝更是在3-4万左右,钠电经济性突出
3.普鲁士蓝是新技术中的新技术,市场预期差极大之前市场觉得普鲁士蓝路径有结晶水、毒性等问题,没法商用。该认知并不正确,但没有产品落地前很难扭转市场预期。目前普鲁士蓝电池产品已经做出来了,并积极送样各下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普鲁士蓝是当前最具预期差的新技术
4.普鲁士蓝进展超预期,已有电网示范应用作为电网储能项目,对能量密度并不看重,因为空间大小并不是最关键的,其看重的是成本低以及安全。电网内部对于锂电池的安全性还是有顾虑,而钠电池安全性好,并且低温性能好,更适合北方地区的储能项目中。电网目前是在催着钠电项目的推进,接下来还会有2Mwh级别的普鲁士蓝钠电储能项目落地————这波钠电池,需要重视【更稀缺、有快速突破】的普鲁士蓝这条线,相关标的包括【美联新材】、【七彩化学】、【百合花】等
【美联新材全国首发钠电池普鲁士蓝技术产品应用】美联新材主营业务:精细化工产品三聚氯氰(2023年业绩3亿),橡胶类制品色母粒(2023年业绩亿),23年动态PE 27倍。2024年具备7亿平锂电隔膜产能,按照元单平净利计算,新增业绩1亿元,合计至亿元,2024年动态PE20倍。钠电池产业化事件:1)7月1日,上市公司【美联新材】联手国网辽宁综合服务公司、星空钠电、立方新能源,发布首个普鲁士蓝路线的钠电池储能电柜(5kW/10kWh),今年三季度内计划落地2MWh钠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雄安)。未来与国网辽宁公司合作推广普鲁士蓝钠电池储能技术应用。2)普鲁士蓝经济性比较:1GWh钠电池普鲁士蓝单耗在2600-3000吨左右,单吨售价不超过5万元;相比1GWh锂电池磷酸铁锂单耗2200吨左右,目前单吨9-10万元。对应钠电池单位wh成本,锂电池元。【按照未来量产4万元/吨售价,目标是单吨净利1万元,净利率25%】3)应用场景:储能、二轮车、其他北方低温地区乘用车。循环寿命方面,2018年起星空钠电自主研发并实测普鲁士蓝技术,目前实测循环超3000次。美联新材旗下51%控股辉虹科技23年4月份开始小批量生产并测试,目前实测进行到300-400次。4)【美联新材】出货与业绩预期产能:美联新材现有600吨(单吨5万元对应亿元产值),本月预计扩产至2000吨+,2023年底预计达到5600吨(对应2亿以上产值);2024/2025年预计分别达到6/18万吨。出货:2023年预计出货1000吨左右(收入5千万),后续看产业化进展。5)三方业务分工和技术攻关:星空钠电负责电池技术研发和钠电池项目EPC业务,【美联新材】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负责生产正极材料、硬碳负极(筹划),【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美芯负责生产隔膜;湖南立方负责钠电池生产。星空钠电已储备普鲁士蓝正极和硬碳负极(原料为玉米秆)技术无偿转让给美联新材控股公司。关于困扰普鲁士蓝技术的结晶水问题,公司表示“结晶水烘干即可,内部会留有一些空穴、但是不会出现结构坍缩,晶格设计优化即可”。6)普鲁士蓝钠电潜在客户:1)国内储能项目;2)海外给【通用汽车】、美国【Natron】自己做钠电池循环超过6万次,同时希望要到钠电池样品,美联已经供货给湖南立方,之后给Natron送样普鲁士蓝正极材料;3)T车企,湖南立方主业从事3C锂电池生产,为特斯拉供应链供应商(与锂电池研发有关),T车企正在对接湖南立方研发钠电池应用。7)生产资质壁垒:吨普鲁士蓝需要1吨氰化钠原料,氰化物生产存在严格资质控制,近两年没有新发牌照。【美联新材】控股公司具备氰化钠产能50万吨,其中营创三征30万吨、营新科技20万吨,理论可生产90万吨普鲁士蓝,对应300-400Gwh+,原材料不存在瓶颈问题。8)产能设备:染料普鲁士蓝方式基本已不使用,相关的反应釜保留,并且将改造成电池级,目前正在改造产能5000吨(9个放大版本反应釜)、其中3个反应釜预计7月中旬改造好;剩下的年底改造好。9)隔膜业务进展:已经建好4条产线,5-6号线的设备预计7-8月到货,年底产能达到7亿平。23年上半年隔膜业务尚未盈利。
【招商电新】特斯拉交付超预期,关注新技术进展2023Q2特斯拉实现交付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83%,超市场预期,23H1合计交付达万辆,目前全年交付目标约180-200万辆。【锰铁锂】锰铁锂的送样、试验进展一直在如期推进,预计大客户端在明年Q1可能会开始批量装车,今年可能会有部分出货,同时国内客户也在推进,可能先会采用掺混的方案,近日宁德M3P将装机特斯拉新车型的新闻在情绪催化上更大。德方作为当前锰铁锂产品最为成熟的厂商在明年锰铁锂放量后,出货和业绩弹性都会比较好。而铁锂行业本身Q2排产均在修复,盈利能力上环比也会有提升。同时,容百近期也推出了自己的M6P产品,锰铁锂掺混三元的方案。重点推荐: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容百/当升【复合集流体】近期行业催化较多,各大箔材厂都陆续公布客户初步复合集流体订单,宝明等厂商在新产品路线上陆续都有进展,行业趋势已经比较显著。金美等厂商的复合铜箔产品在下半年也会开始量产。在当前阶段复合集流体设备商的壁垒和业绩兑现度可能更高,其次是进度和量产能力领先的箔材厂。重点推荐:骄成/东威(机械)、宝明/东材/双星/万顺/中一。【钠电池】此前二级市场一直担心碳酸锂价格波动对钠电产业化的影响,而今年以来钠电池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技术路线的突破。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路线的产业化难题都有陆续得到解决,且相较于层状路线,贵金属用量少,原材料成本更低。同时聚阴离子路线在分子结构层面更类似锂电的磷酸铁锂,天然在循环性能上优势较大,部分厂商反馈循环已突破6000次,测算量产化后单wh成本可能在元,这使得中长期上看,哪怕锂价降到10万元/吨,可能仍存在一定成本优势。重点推荐:鹏辉/派能、美联新材、维科技术、元力股份、丰山集团/先惠技术其他新技术路线可以重点关注大圆柱进展,相关标的:亿纬锂能、泰和新材(化工)、金杨股份
【国君电新】重点关注2023年实现从0到1应用的三大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据36氪消息,特斯拉国产Model 3改款车型将继续对电池包进行升级,尤其是基础款后轮驱动版的电量将从60kWh升级为66kWh,采用宁德时代的M3P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改款车预计将于三季度推出。.#相较于传统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凭借更高的电压平台理论能量密度高15%-20%,成本仅增加5%-10%左右,考虑到磷酸锰铁锂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装机成本上,磷酸锰铁锂单瓦时成本略低于磷酸铁锂,并大幅低于三元电池,车型的性价比进一步凸显。随着M3的采用,我们认为后续应用车型也有望拓展到MY等其他车型。产业链方面目前主流磷酸铁锂企业均有相应的磷酸锰铁锂技术布局,其中德方纳米11万吨新型磷酸盐产能已经于2022年年底开始陆续投产,成为率先量产的正极材料企业。主要推荐: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受益标的:湖南裕能。➡复合集流体:22年11月重庆金美宣布实现8微米复合铝箔量产,目前已经实现了对下游客户的出货;同时复合铜箔方面近期双星新材、万顺新材均公告宣布获得下游客户订单,复合集流体产业整体量产在即。#相较于传统的铜铝箔,复合集流体主要采用三明治结构,采用高分子材料+双面镀金属的方式,将铜/铝与PP/PET复合在一起。目前来看复合铝箔一方面可以提升5-10%的能量密度,同时能够改善电池的安全性,其与高镍三元的搭配有望成为主流。而复合铜箔则在厚度不变的基础上降低50-60%的重量实现降本的目的。受益标的:宝明科技、万顺新材、东威科技、道森股份。➡钠离子电池:7月1日,美联新材与星空钠电、湖南立方合作的首个10kwh普鲁士蓝钠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国网辽宁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难度较大的普鲁士蓝路线也实现突破。此前江铃与孚能、奇瑞与宁德合作的钠电车已出现在工信部第372批产品目录中,预计有望在23Q3进入市场。#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规模化后成本有望比锂电池降低30%-40%。其较好的性价比、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及更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决定了其在储能、两轮车及A0级以下乘用车细分赛道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我国锂资源不可控、碳酸钠低价易获取和可再生能源大势所趋下,尽管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剧烈,产业界对钠电商业化推进加速度不会衰减,且钠电在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方面不断突破,有望成为锂电的必要补充。推荐:振华新材、容百科技,受益标的:维科技术、元力股份、圣泉集团、美联新材等。————————————————【国君电新】石岩/庞钧文/牟俊宇/马铭宏
【华福电新】锂价稳住30区间,钠电车端应用超预期,建议抓住电池新技术反弹窗口期#近在眼前的成本优势+互补的性能优势成本:碳酸锂现货目前仍在30w/t以上,且Q3将是锂电行业传统备货旺季,锂价将进入基本面供需主导的平稳交易期。磷酸铁锂电芯BOM接近元/wh,钠电层状NFM路线目前BOM可达到元/Wh,经济性差距只在制造良率和使用寿命。正负极电解液材料规模化后,BOM有望继续下降到元/Wh,硫酸铁钠、普鲁士蓝BOM可以更低。性能:钠电同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倍率性(快充)、更好的低温性能。可渗透的场景丰富,尤其是储能、中低速车,渗透率天花板高。#钠电产业链步伐并未放缓,甚至略超预期此前受锂价下跌影响,资本市场关注度减退 ,但我们跟踪到有实际技术、资源、客户禀赋,而非纯粹蹭热度的企业,钠电产品开发、小试、中试、送样,以及规模产线的设计定型、投建,实际进度和此前预估基本一致。此前口径保守/不宣传的头部企业,近期也发布了材料、电池、合作车企。便携式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分散市场,使用意愿依旧较强。23年是钠电量产元年,产业链进展实际上略超预期:1)奇瑞(CATL)+江铃(孚能)钠电汽车上工信部名录:此前预期车端验证周期长,印证技术、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2)普鲁士蓝(美联)储能项目落地:理论成本低、能量密度潜力大的方案,此前因为技术问题一度被搁置。3)中比新能车规级钠电大圆柱下线,并与中科海钠、华宝新能签约:#关注后续重要催化:重点关注7月13日,第二届钠电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相关测评结果将在主论坛发布。相比其他0-1新技术,钠电已经能看到应用落地并能持续验证 ,成本已经接近并且有望快速下降,确定性更高、渗透率空间足够,目前基本已经回调到去年8月启动前位置(50%左右),当前节点,关键在寻找兑现机会大、弹性大的优质标的。#重点关注:负极:具备资源优势和前段处理工艺优势的【元力】【圣泉】、后段处理能力强的传统负极龙头【贝特瑞】等。电解液:绑定钠电新势力,具备先发优势的【丰山】【多氟多】等。正极:普鲁士【美联】【百合花】;聚阴离子【丰山(众钠)】层状【振华】【容百】【当升】【中伟】【厦钨】【长远】等;。电池:新势力中团队背景最雄厚的【华阳】【维科】,一体化降本【传艺】,进度较快的老势力【宁德】【鹏辉】【天能】【蔚蓝】【普利特】等。风险提示:产能爬坡、技术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