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扎的右手,今天扎左手吧。”在武汉血液中心,张远圣挽起袖子伸出胳膊,手肘窝内的针眼细密排布、清晰可见,右胳膊手肘内侧还带着未完全消退的淤青。
今年29岁的张远圣是武汉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也是这里的“常客”。从2012年到2023年,这回是他第101次参与无偿献血了。
6岁那年,张远圣意外从假山上摔落,造成颅骨骨折。经过大量输血后他才从危险中被救了回来。
【资料图】
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告诉张远圣:“是别人献出的血救了你的命,长大后,你也要献血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就这样,小小的张远圣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转眼18岁的张远圣参加完高考,便第一次登上了献血车。“献血时使用的针头为16号针头,跟牙签的直径差不多。”张远圣记得第一次献血的场景,“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后来只感到激动和满足——我的血液是健康的有用的,我终于也能够帮助到别人了。”
2019年,张远圣来到武汉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献血时了解到,除了每年可以固定捐献两次全血之外,还可以捐献成分血。
捐献全血是直接将献血者体内的血液采集到采血袋中,采血时间较短。捐献成分血则是献血者经多功能血液成分单采机捐献出自身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其他的血液成分及时回输至献血者体内,献血过程约需1.5至两小时。高浓度、高纯度的血液成分制剂对挽救病人生命、延续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在我国,成分献血以捐献血小板成分最为多见。
成分献血前的体检也更为严格,血压、心率、白细胞数量、转氨酶……只有所有指标都在规定范围内才可以捐献。
看起来强壮结实的张远圣,小时候曾体弱多病。为了能够顺利通过体检,张远圣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健康养成计划”:原本爱吃的火锅、烧烤统统拒绝;坚持锻炼、清淡饮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张远圣终于达到献血标准,顺利捐献了第一次成分血。“献血顺便还促使我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素质”。
博士研究生张远圣的科研任务也非常繁重。除了吃饭、休息外,他大部分时间守在实验室里。细致复杂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但张远圣仍会抽出时间跑到武汉血液中心去。
有一次,由于进针失误,张远圣在献血后胳膊出现大片青紫,过了半个月才完全褪去。一恢复他就又去献血了。
血液是流淌的生命。截至2023年6月,张远圣的无偿献血事业已坚持了11年。其中,捐献全血1200毫升,成分血170个单位治疗量,累计捐血量达35200毫升。
2019年末,新冠疫情暴发,武汉血库告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并自愿参与,张远圣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献血经历、发布视频科普献血的益处,得到了一些关注和响应。
偶尔也有负面评论:“你这么卖力宣传,拿了多少好处?”“叫我们献血,医生护士怎么不献血?”“我怕染病,我可不去。”对此,张远圣会心平气和地在评论区一一作出解释。
张远圣介绍,2022年我国的千人口献血率仅为11.5‰,很多人对于“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含义有所误解。实际上,“有偿”是指临床用血时,血站制备血液时使用耗材的成本费,以及医院给患者进行配型、化验和输血的花费,而不是血液本身的费用。
2021年的“雷锋月”,张远圣加入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每到周末,他都会在协会微信群里“接单抢服务”。“每次献血,我的血液可以帮助一到两个人。在街头向来往的人群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则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在他的感召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同门师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阳欢也成为无偿献血的一员:“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冯雪伟与张远圣在志愿者群相识,相约一起献血已有两三年的时间。冯雪伟十分佩服张远圣不断号召身边人参与献血的行动力,“他真的在不断践行‘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的行动标语,是一种大爱。”
张远圣还通过武汉血液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联络,让献血车能够更方便进入校园进行献血宣传、开展献血活动。仅在宣传活动开展的两天时间内,武汉理工大学就有1551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共计捐献551900毫升血液。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能重来的生命。张远圣先后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七届“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等荣誉称号,并被武汉血液中心与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联合授予“2022年度宣传标兵”、2022年度武汉市无偿献血“最燃志愿者”称号。
“我期待能坚持健康献血到60岁。”张远圣说。
李梁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