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内容页

重庆打造高校就业“1小时服务圈”

2023-08-24 14:1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相关资料图)

“我们只需要给驻站人员打一个电话,他们在1小时之内就能到学校,现场解决智慧就业平台数据异常问题。”提到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就业处处长贺艳说。

该校距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重庆市就业中心”)较远,以往系统数据处理出现问题,要与重庆市就业中心打多个电话沟通。自从江津片区成立了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驻站人员能够快速到校解决难题。

重庆市有7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人。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统计,截至8月,2023年重庆高校应届毕业生共计33.4万人,同比增长9.5%,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首批7个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依托服务站为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学生、招聘单位提供“最后一公里”就业服务,推进“政策落实到位、精准指导到位、服务帮扶到位”。

除了快速到场解决智慧就业平台操作问题,重庆文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道林介绍,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设立后,给师生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重庆文理学院位于距离主城区较远的永川区,该片区有7所高校,今年在服务站的协助下,重庆市就业中心在文理学院举办了两场“送岗位进高校”活动,同时还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举办了财经类专场招聘会。这些招聘会面向片区所有高校,由服务站协调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发布需求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分配效率更高。

重庆市就业中心主任唐雪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建立高校就业服务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对高校的指导服务真正落细落实,突出工作实效。服务站的选址,重点针对边远地区和薄弱高校,同时将站点建立在相对集中的高校内,确保辐射“1小时服务圈”。

当前,7个服务站点已经全部落地,并安排了专项经费,驻站人员24小时为高校提供服务。目前已完成就业创业大调研、智慧就业平台使用到校指导服务、“送创业政策、送岗位、送就业创业专家”等活动,为多所高校提供60余次就业服务、解决200余个就业问题。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位于四省市交界的重庆市黔江区,由于离主城区很远,交通不便,学校有时想请专家到校“传经送宝”,有些专家考虑到路程婉言谢绝。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姚健说,通过服务站实施的“送培训”到高校项目,该校二级学院接受了系统的面对面就业工作培训。

按照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的运行机制,驻站人员每周要到高校了解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反馈到重庆市就业中心。

今年6月,重庆市就业中心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5个组,走进距主城区较远的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分片区调研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调研对象涵盖高校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和辅导员共计800余人。

调研发现,部分学校存在就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高、工作队伍不够稳定;访企拓岗效果不好,访企多、拓岗少;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根据片区问题清单,重庆市就业中心组织市内外专家,针对高校问题进行实地问诊或视频问诊,提出“一校一册”解决方案,服务站根据解决方案实施帮扶和服务。

下一步,重庆市就业中心将以精准化就业指导和精细化就业服务为重点,在全市高校范围内重新聘任就业专家库专家,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就业咨询平台,积极开展就业课题研究,举办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等活动,打造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

针对访企多、拓岗少问题,重庆市就业中心计划组织6个批次全市高校组团式外出访企拓岗,加大访企拓岗力度,增强访企拓岗的实效性;针对专业设置和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将实施“专业就业红黄牌制度”,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就业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